脚踏实地用心做事 胸怀天下敢为人先
——在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1979级力学专业校友、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结构
与机构专业总师、神舟载人飞船
与货运飞船产品保证负责人 陈同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1979级力学专业的校友陈同祥。能够受邀在母校的毕业典礼上致辞,对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四十多年前在这里求学的美好时光,宿舍、教室、操场、图书馆、大礼堂,爱晚亭,东方红广场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高等数学老师用浓重的南方口音说“下面,我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大家朗读一下定义”,老师的幽默记忆犹新;材料力学老师从不带教案,但黑板上的公式板书井井有条,每次上完课不用复习就掌握了全部知识,让同学们佩服不已;还有那长沙话叫卖的“小钵子甜酒”留给我们甜蜜的回味。
1983年7月,我怀揣湖南大学力学专业毕业证书,怀着对母校的无比眷念,带着老师的谆谆教导,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来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报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航天五院,是中国航天的发源地。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航天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星座、嫦娥月球探测、火星探测、高分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等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母校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全校只有一个名额分配到航天五院,系里分管毕业的老师说:“我们要把最优秀的学生送到航天部门去”。是不是最优秀我不知道,但是,四十多年来,老师的这句话,一直是我努力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生怕自己不够优秀,辜负了老师和母校的希望。今天在这里给尊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这几十年的工作,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分享一下工作的感悟。
从1983年到1992年,跟随老同志从事第二代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老同志用铅笔在0号图纸上画出的设计图是那么干净漂亮,让我非常敬佩。在这里,我学会了什么叫一丝不苟,什么叫严慎细实。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立项,代号921工程。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30年。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工程全过程,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从天舟到天河,问天与梦天,一路同行,见证历史,见证辉煌。
开始,作为一名副主任设计师,负责神舟飞船航天员座椅和轨道舱结构设计,看到自己设计的图纸晒成了蓝图,然后变成了产品,并通过试验验证时,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至今记得,1997年轨道舱第一次水压试验时,夜晚的试验场静得掉根针都听得见,试验通过后现场响起的掌声。
后来,担任天宫一号结构与机构主任设计师,提出整体壁板式密封舱结构方案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是为空间站建设打基础的方案。“干不出来怎么办?”“赶不上进度怎么办?”各种担心在队伍中弥漫,自己猫在单位的招待所一个多月,查资料、写论证报告,带领团队与工艺师商量分步实现的途径,半年后,庞大的天宫一号模样舱立在那里的时候,大家心中的疑惑消除了,通往成功之路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进入空间站研制阶段,面临的挑战更多。当时我被任命为总体部空间站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结构与机构、热控和天线等分系统研制工作。大家知道,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条焊缝、每一个零件的公差、每一毫克火药都关系到航天员的安全和任务的成功。在空间站研制的十多年里,在我的办公室总是放着出差的行李,奔跑在设计所、协作单位、生产现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哪里有问题,第一时间就在哪里,由此获得一个外号,叫 “归零女王”。
感谢母校传授给我扎实的理论知识和 “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思想品格,感谢载人航天这项伟大的事业和优秀的团队文化,使我从湖南益阳一个山沟沟里的放牛娃锻炼成长为航天器设计师和工程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征程,你们远比41年前的我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让我们永远怀着对未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永远怀着热情与激情,工作从点滴做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书写自己美丽的人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希望,让我们共同祝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