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百度无人驾驶Robotaxi正式向公众开放的消息,一夜之间刷爆了朋友圈。不论试运营还是开放预约,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都是业内首例。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Robotaxi背后,还有湖南大学人机交互设计团队的力量。
从“心”出发的交互设计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
为了解更多湖南大学人机交互设计团队背后的故事,我们采访了团队负责人、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百度-湖南大学智能设计与交互体验实验室主任谭浩。他首先和我们分享了一段“绿野仙踪”的汽车实验视频:
当看到一辆没有驾驶员的汽车行使在路上时,你会害怕吗?当你预约无人驾驶出租车,但没有司机联系上车位置时,你要如何找到车?当你坐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突遇行人横穿马路,你会担心无人汽车的反应吗?
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实际上都指向一个核心:人机交互设计。如果说,安全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根本,那么基于心理研究的交互设计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因为它直接决定着用户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人只有把事情的掌控权握在手里,才会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而无人驾驶汽车恰恰相反,它的一切操作都是交给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操控。人们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普遍存在着恐惧、焦虑及不信任的态度。因此,如何通过人机交互设计提高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研究命题。
谭浩团队正在做的人机交互设计,就是基于行为科学的设计研究。比如寻车交互方式、变更路线操作交互、人机接管移交、多通道人机交互设计等等,它不被人看到,但它非常重要,就像海洋的暗涌默默推动浪花,奔涌朝前。
谭浩(左二)与学生一起进行无人驾驶汽车心理研究测试
湖南大学:最早开展交互设计教育的高校
作为在交互设计领域最早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湖南大学在交互设计教育中独具特色:艺术、技术和社会三个领域融合与交叉。
早在2015年本科教学改革中,湖南大学基于美术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交互设计的核心内容: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感受的内容。学生感受和表达的内容既有视觉艺术,也有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等。这些新增的内容正是交互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内容。
学生人机交互设计作品部分展示
同时,针对互联网和通讯行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湖南大学从2004年开始,与摩托罗拉、诺基亚、华为等企业进行联合课程合作,开展交互设计人才的培养。
2018年7月,湖南大学与百度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月底,双方联合发布《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趋势白皮书(2018)》,总结了未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的九个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无人驾驶汽车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
《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趋势白皮书(2018)》部分展示
对整个设计教育流程进行重构,打破原有的设计基础教育体系——在这样特色模式下,湖南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华为、百度、阿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19年,本科毕业生中前往QS艺术设计学科世界排名前20高校深造人数超过30人。
同时,在服务地方经济、解决社会问题中,湖南大学积极贡献着设计力量。比如,在扶贫助困工作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花瑶花”文化创意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团队,帮助学校对口帮扶的隆回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和联合创业,助力隆回8707名贫困户脱贫摘帽。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湖大人一直在路上
据WHO2018年度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汽车事故死亡人数已超过癌症死亡人数,位居第二。而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避免99%的人为事故。这意味着,未来上百万人的生命将因此被挽救。
无人驾驶汽车服务的正式开放,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落地和社会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未来生活智能化极具意义的一步。
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到底扮演什么的角色?谭浩认为,鼓励自由探索,追求极致的高校,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动机,金字塔尖最前沿、最具突破性的探索创新一定来自高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土木院教授陈政清发明的永磁式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技术,在国内桥梁得到大量推广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首创基于核酸适体的蛋白质研究技术,可以精准地寻找癌细胞并准确输送药物到癌细胞上,既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还能降低毒副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院院长王耀南团队,研制了医用紫外消毒机器人、医用喷洒消毒机器人、医用物资配送机器人等,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风险……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湖大人一直在路上。未来,湖大人将继续在科技创新、扶贫助困、智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湖大智慧,贡献湖大力量。
人物简介
谭浩:湖南大学教授,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人机工程与交互体验实验室主任,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任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任交互设计师、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任研究员。
2018年底,何人可、季铁、谭浩、袁翔、肖狄虎五位老师共同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何人可院长的倡议下,谭浩等一致赞同把奖金捐出去。谭浩认为: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捐出奖金,设立“设计引擎基金”代表着归零。同时,他希望基金能成为一颗种子,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1、《设计》2019年 第8期:谭浩:交互设计正在建立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范式
2、“ TAN智能HAO设计” 微信号推文资料
3、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官网资料
采写:徐慧、刘垠杉
审核:黄兰、谭浩、邓利华
再次感谢谭浩副院长接受采访,并为报道提供图片及视频等支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