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赵子龙副教授带领团队在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ApDCs)取得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针对目前大部分药物联合肿瘤治疗(DCCT)策略难以实现精准调控药物比率、协调药物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等问题,设计了药物组合比例精准可调的环形二价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cb-ApDCs),实现了肿瘤细胞靶向递送特定剂量比,使药物发挥更好的协同治疗效应。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化学合成,有望为开发更多的DCCT策略提供基础平台。相关研究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赵子龙副教授带领团队在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ApDCs)取得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针对目前大部分药物联合肿瘤治疗(DCCT)策略难以实现精准调控药物比率、协调药物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等问题,设计了药物组合比例精准可调的环形二价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cb-ApDCs),实现了肿瘤细胞靶向递送特定剂量比,使药物发挥更好的协同治疗效应。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化学合成,有望为开发更多的DCCT策略提供基础平台。相关研究成果...
什么叫“奢侈”?在我湖,有一种“奢侈”,叫51位院士同写一本书! 今天上午,由湖南大学策划、湖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两院院士忆高考》,举行新书出版发布会,51位院士的高考故事、求学经历、奋斗青春和家国情怀,将在书中“全景”展现!发布会现场,不少同学们表示,51位院士同写一本书,这样的操作够“奢侈”。新书发布会现场在《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一书中,51位1977年、1978年参加高...
“现在谈人工智能总觉得它是冰冷的技术,但我觉得恰恰好的人工智能设计必须有‘人情味’,这样的人工智能才是有灵魂的,进而有市场需求的。”“This is us”团队队长黄智威谈及设计初衷时说黄智威、孔叶豪、姜孝雄和詹好是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在读大学生,自由组合成“This is us”团队参加本次北京人工智能创客马拉松大赛,并获得本次大赛的冠军奖。他们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为主题,设计了一款可回收物的专属共享...
湖南大学代表队合影 湖南大学团队竞赛现场及获奖奖牌 6月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决赛落幕。由我校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田万一、王群老师指导,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叶涛锋、酒宁、王嘉伟及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严淦组成的湖南大学代表队,喜获决赛特等奖。 本届比赛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历经校、省两级竞赛选拔和全国总决赛,全国共有29个省市498所学校3536支队伍,50000多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