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府人物 >> 正文

歙县人张逢铿博士仙逝,第一个登上南极中国人!曾4回故土,重培育儿子爱祖国爱家乡情怀!

发布于:2019年09月24日 作者:吴永泉 新安眼 来源:新安眼微信公众号平台 点击:[]

9月21日深夜,张逢铿博士的侄子张俊杰先生告知,刚收到在美国旧金山的亲属邮件,称97岁的张逢铿博士已于9月10日仙逝。3个月前的6月2日,和张逢铿博士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夫人熊晓舒女士,也因意外去世,时年88岁。

张逢铿博士夫妇


1922年2月,张逢铿博士出生于歙县岔口镇大坑源十八谠村(庐山),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他在防震工程学上造诣极高,英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埃及、希腊等国均邀请讲学。1958年到1960年前往南极科考,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南极有以其姓氏命名的“张氏峰”。



生前,张逢铿博士深爱家乡,先后四次回到歙县,关心家乡发展,注重乡朋情谊。他始终热爱祖国,曾特意带孩子回乡,以培育子女的爱国、爱故乡的情感。

9月22日,张俊杰先生告诉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伯父生前曾有愿望,称他不能陪父母,百年后希望儿子把他带回徽州,永远陪伴他的父母。

家乡也对张逢铿博士保持极高的尊重和敬意,就在今年,张逢铿祖居已修缮完成,可告慰博士。


微友 司马狂 供图


A、三十而立上南极,歙县男儿名动世界!

张逢铿歙县岔口镇大坑源的庐山度过童年、少年,后沿着家乡小道走向外界,在黄山市先后就读柏山学校、休宁中学(省立徽州中学),还是姚文采(歙县南乡九砂村人、民国著名教育家)的学生。湖南大学矿冶系毕业。1952年12月赴美留学,相继在新墨西哥采矿理工学院和圣路易大学地球物理及物理勘探专业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58年11月17日清晨6时15分,时年36岁的张逢铿博士,成为第一位踏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在素有“世界冰极、风极、冷极”之称的南极大陆,张逢铿曾穿越南极腹地,到达西南极海滨,行程达1000多公里,获取十分珍贵的科考资料。



当时,很多国内外媒体聚焦此事,菲律宾航空版《新闻天地》周刊率先以封面图片和巨大标题,报道了“第一个在南极探险的中国人张逢铿”;随后,《人民日报》、《文汇报》等纷纷以《第一位踏上南极大陆的炎黄子孙》、《第一个到南极探险的华人》为题报道。


网络图


1963年,为了表彰张逢铿博士对南极大陆探险科考的突出贡献,美国政府将南纬70°44′、西经126°38′的一座南极山峰,命名为"张氏峰",并颁发政府金质奖章和奖状。从此,南极第一次有了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山峰。



B、四次回乡,重培育孩子爱祖国爱故乡情怀

据张俊杰先生称,9月21日晚收到伯父张逢铿的儿子从旧金山发来的哀讯邮件时,感到太突然,令人难以置信。几个月来,他一直在为去美看望伯父办理相关手续,与伯父通过邮箱进行频繁的联系,9月12日通过赴美签证,马上就给伯父发了邮件,迟迟未见回复,正疑惑时,得到这一噩耗。

张俊杰先生告诉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 记者,伯父张逢铿生前深爱家乡,对家乡山水村舍和故友亲朋非常眷恋,对后辈很关心,长期以来,张逢铿博士和张俊杰之间的通信往来也多。


从左到右:张俊杰  张逢铿  张俊杰父亲


这些年,张逢铿博士曾4次回到家乡。第一次是1980年,他应国家地震局邀请回国讲学,访问沈阳等多个城市后,10月10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歙县,受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张俊杰当时还在芜湖读书,专门回家同伯父见面。


“第二次是1993年7月,他专门带29岁的儿子张景然回家乡。这时伯父已于1992年从美国国家水利研究中心退休。”张俊杰称,伯父当时说:“我这次带景然儿回来观光、探亲、祭祖,为的是让他对祖国对家乡有一个概念的了解,以后他就可以单独回来。我已经老了,但是景然应该认得故乡。”据知,张景然在美国出生,取名时伯父也是按歙县家乡规矩排的辈分。那次回来,张逢铿去庐山老家为父母扫墓,途中经过大阜村时,又到张俊杰父亲的墓上,吊唁小他三岁的亲弟弟。两次在墓地,都是无语哽咽、泪流满面。


“第三次是1994年夏天,伯父张逢铿与伯母熊晓舒一道上了黄山。这次他专门抽出时间,参加了歙县政府召开的座谈会,听取有关岔口矿产的介绍。”张俊杰说,第二天,伯父还冒着烈日跋山涉水,去歙南深山实地考察有黑钨矿露头的山脉,建议县里进一步探明储量。


张逢铿祖居修缮前 微友 司马狂 供图


第四次是1996年,张逢铿博士再应我国家地震局之邀,返国参加“唐山大地震二十周年纪念”和“国际地震学亚洲区域会议”,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张逢铿一行。其后他回到家乡,访问了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与黄澍(著名书画家)等老同学欢聚,还以陶行知名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题赠学校,期望能早日办成一所综合性的黄山大学。

C、黄山市政府:张逢铿博士是“黄山之友”

1997年3月20日,黄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张逢铿博士“黄山之友”荣誉称号;随后,又将他出生地的大坑源山脚下的乡村小学,改名为"歙县张逢铿小学"。


张逢铿博士的家乡大坑源村位于歙县岔口镇西南部,由原大孟村、胡家山村、高演村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大坑源有土屋建筑群,祠堂、寺庙,前往此村还会路遇“千步云梯”“官运石”和“起死回生树”等景观。目前,当地也在依托登上南极第一人等人文资源和村落山水,开发摄影、休闲为主导的旅游。

现在,大坑源村的庐山仍有张逢铿祖居。据张逢铿博士的侄子张俊杰先生称,张家的老房子,是其父辈的爷爷,也就是张俊杰的太爷爷建的,应是晚晴至民国建筑,有十二个房间,目前产权分散。


修缮后的张逢铿祖居 张俊杰委托乡人摄


张逢铿先生长期旅居美国,但对家乡一直牵挂和关心,他曾来信给张俊杰称,他小时候兄弟姊妹就在那房子(祖居)里玩,也希望自己的奋斗经历能够给家乡后辈一点激励,希望能把老房子修缮一下,作为其祖居陈列一些照片和物品。

2017年,黄山市将张逢铿祖居列为第五批黄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底,张逢铿祖居维修工程被列为黄山市2018年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专项补助资金项目。2018年10月29日,张逢铿祖居修缮工程开标,工期60天。之后,张逢铿祖居修缮完成。有识之士称,修缮好庐山张逢铿祖(故)居后,做一个好的陈列馆,既是对这位徽州名人的最好纪念,也可以通过旅游传播好这一厚重人文资源。


修缮后的张逢铿祖居 张俊杰委托乡人摄


另知,2018年12月26日,在黄山学院还举办了张逢铿书法作品捐助等活动。


关联阅读1:

七绝(新韵)·礼敬张氏峰

作者:于日锦(中陶会非遗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安徽省行知学校校长)

张氏峰铭不朽功,

逢山开道是英雄。

铿锵脚步南极印,

一路风尘化彩虹。

2019.9.22


关联阅读2:

今年9月1日张俊杰先生给伯父的电子信函,报告了张逢铿祖居维修已经完成的好消息,已在部署陈列展柜,张逢铿陈列馆展陈方案等事并基本落实。此次信中,还就下一辈的跨国交往联系、亲情绵延等做了交流。


张逢铿博士生前


今年9月21晚上,张景然给张俊杰先生发来邮件,称“带来非常悲伤的消息:上周9月10日,我父亲突然在布鲁克代尔(Brookdale)去世……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打击。虽然他为我母亲的去世感到悲伤,但我认为他做得和任何人所希望的一样好……当我们了解更多的时候,我会通知你的。在此期间,我期待着与你和其他亲戚有更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