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校报历史悠久,1930年《湖南大学报》创刊,中间几度停刊、复刊,至1980年10月1日正式复刊,至今已有近半世纪。严肃的表达,忠实的记录,青春的絮语……泛黄的报纸是历史的底稿,于无声处记录了湖大的沧桑变化。
即日起,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校报里的故事”专栏,精心挑选校报中的图文记载进行讲述,以鲜活的人物勾连过去,用有趣的话题贯通往昔。怀着对师长与前辈的敬意,我们重返湖大记忆,观照当下,蓄势待发,走进新的延续与蜕变。
1987年4月30日(期号108)第03版的校报记录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历史瞬间:
4月13日下午,在校办公楼第二会议室,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吴建宏侃侃而谈,他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台下就座的有东北师范大学校长黄启昌教授、安徽大学数学系主任郑祖庥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李忠教授、湘潭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陈传淼教授等著名专家。
专家们认为,“吴建宏在其博士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是国际上一些著名数学家十分关心并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他研究的结果是广泛的、创造性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具有国际水平”。经专家们评审,吴建宏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并成为湖南大学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湖南大学报》1987年04月30日(期号108) 第03版
自1980年代以来,吴建宏的名字频频出现于湖南大学校报上,达到了20余次。可以说,校报记录了吴建宏青年求学的全部历程,还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照片。下面,我们就翻开校报,一同回到那段闪耀的时光。

1979年,15岁的吴建宏只读了一年高中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大学期间,他只用三年时间便学完了四年本科课程,并以优异成绩提前考取硕士研究生。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他再接再厉,又以突出成绩提前近一年完成了三年课程,考上了李森林教授的博士生,年仅23岁,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吴建宏(右一)跟随导师李森林教授研究学术问题
——照片来自校报1987年4月30日(期号108)第03版

吴建宏与其导师李森林教授合影
——照片来自于校报1988年6月16日(期号129)第04版
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后,1984年的校报详细记录了对时年20岁的吴建宏的认可与鼓励:“大学三年级学生,居然以笫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这也是很少见的。……两年来,吴建宏在攻读硕士学位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他抓紧一分一秒,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终于提前修完全部硕士课程。”
——摘录自校报1984年10月25日(期号60)第02版
在1983年到1986年这短短三年里,吴建宏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关注。匈牙利著名数学家Hatvani教授主动提出与吴建宏合作。他们(以吴为主)合写的《论非自治系统解的有界性》学术论文,受到了美国同行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摘录自1987年4月30日(期号108)第03版
1988年,吴建宏出国访问讲学,于1989年至1990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博士后,1990年起任教于加拿大约克大学,定居加拿大。现任加拿大约克大学数学与统计系教授,加拿大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还获得了加拿大首席资深应用数学主席的称号。2022年,吴建宏教授当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约克大学终身杰出特聘教授。
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吴建宏对于自己在中国接受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表达了由衷的骄傲:“我的数学博士学位是在中国取得,当年中国培养的博士可能不到20人……出国以后直接在大学教学,从事研究工作,这说明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并不逊于国外。”
虽然常年居住在海外,但吴建宏并没有减少与祖国的联系。他十分关心母校发展与人才培养。
吴建宏参与了国内高校的许多学术活动,还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与国内学者开展合作研究。
2023年,在我校举行的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讨会上,吴建宏院士发表致辞。
他不仅亲身参与许多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也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湖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至今已走过八十年风雨历程。1943年工科研究所矿冶学部首次招收研究生4名,正式开启了我校研究生教育。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我校招收1978级三年制研究生25名。
可以说,吴建宏的学术成长之路,无形中也契合着湖南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随着我校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的顺利毕业,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之路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1979年我校成立研究生科,制定了一系列研究生管理培养制度,我校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期。1981年,我校获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招收34名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初具规模;1984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湖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授予博士学位,授予应用数学学科的吴建宏为理学博士。

1983年我校研究生工作会议
——照片来自校报1983年1月15日(期号41)第02版
1995年,湖南大学获准设立“土木、水利学科”和“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同年,湖南大学获得了自行组织遴选和审核本校博士生导师的权限。1998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湖南大学作为“211工程”立项建设高校。

——摘录于校报2003年12月29日(期号1003)第03版
2000年10月,湖南大学获准试办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呈跨越式发展。2001年2月,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协议重点共建湖南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校行列。2002年11月,湖南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

一九九六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照片来自校报1996年9月25日(期号328)第03版

2000年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暨学位授予仪式
——照片来自2000年11月10日(期号54)第01版
聚焦国家对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湖南大学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并取得了新的历史成果。
2024年,我校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拥有一级学科学位点38个、专业学位点26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7个。
当年招生规模达到6515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规模达1328人,全校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56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400余人,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
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 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时至今日,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八十年的发展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会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人才而奋斗不息!
(来源于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