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府人物 >> 正文

学府人物 | 陈坚 :数据存储潮头立 敢为时代破浪先

发布于:2025年10月29日 作者:湖南大学校友总会 来源:湖南大学校友总会公众号 点击:[]




【校友简介】




陈坚湖南大学1993级计算机专业校友,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2014年创立杉岩数据,专注于智能分布式存储技术的研发。杉岩数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IDC《中国SDS市场报告》中对象存储市场份额连续居前三。





       

1993年长沙夏天潮湿而闷热18岁的陈坚却早已站在湖南大学计算机系的机房外,等着开门“抢机位”。DOS系统、5英寸软盘、386电脑——那是他对“计算”最初的理解。多年后,作为杉岩数据创始人,陈坚回首往事,眼神里仍闪着那份纯粹的光:“一切只不过是从‘兴趣’开始,然后,一路走到底。”




1


兴趣萌芽,岳麓山下的求知岁月



     
“读高中时,学校有几台稀罕的计算机,那时我就很喜欢上计算机课。”报考湖大时,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填下了“计算机专业”。        

           
本科阶段,机房是全校最炙手可热的地方。120多名学生,寥寥数台机器,竞争从“抢位”开始。陈坚和同学们不仅要“抢”上课机位,课后还得找辅导老师申请业余时间练习。那时还是DOS系统,Windows尚未普及。“抢到机房后,第一件事就是练打字,因为家里根本没有电脑。”他对技术的痴迷早已超出课本。        

           
当时流行玩《三国志》这类像素游戏,陈坚不满足于单纯通关,而是和同学一起研究如何用汇编语言修改游戏内存。“我们找到游戏中‘钱’的大概内存地址,用16进制去试,试出最大值。”他笑言,“那时候玩游戏,比的不是谁时间多,而是谁技术好——从游戏比拼变成了技术较量。”更硬核的是,他们甚至研究起DOS系统的内存优化。“DOS只有640KB常规内存,我们要想办法让系统占得越少越好,这样游戏才能跑得更流畅。”正是在这种看似“玩乐”的过程中,他对计算机底层原理的理解愈发深刻。        

           
研究生阶段,互联网的浪潮涌起,为陈坚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电子邮件、BBS 社区、全球联网游戏……这些前沿技术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在导师李亚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陈坚投身于分布式系统的研究。面对国内相关资料极度匮乏的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通过远在美国的亲戚寄来相关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先进的信息,不断夯实自己。        

           



2


华为十四年,从零到一的开拓之旅



     
毕业之际,陈坚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面对多个工作机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华为,这一决定背后,是他对挑战的渴望,对与顶尖高手同场竞技的期待。“我想看看和清华北大的人差距有多大,真是带着这个想法去的。”带着这个略有“不服气”的念头,陈坚初入华为,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平台开发部都是各个产品线最牛的人,我是部门第一个应届毕业生。”        

         
然而,这种压力并没有将他压垮,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他啃下英文原版技术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以A的转正答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在华为站稳了脚跟。        

         
在华为的岁月里,陈坚迎来了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0 到 1”突破。作为华为第一代分布式存储首席架构师,他肩负着开拓创新的重任。不仅要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更要为整个系统规划蓝图,确保其能支撑起未来电信业务的海量数据需求。“8万行的Demo代码,我写了3万行。”他带领团队大胆探索,将分布式技术与电信业务深度融合,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成功研发出电信级分布式key value 存储系统。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更在 2010 年成功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产品,为华为在分布式存储领域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3





把握趋势,阳台机房的“解题思维”



     
随着大数据浪潮的蓬勃兴起,陈坚敏锐地察觉到分布式存储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他深知,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潜力的新赛道。2014年,已是华为技术骨干的陈坚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决定——创业。        

       
创业之初,陈坚和团队在深圳租下一间带小阳台的公寓作为办公室,最多只能容纳5-6人。他身兼数职:不仅是CEO,还是保安、保洁、出纳,甚至“厨师”——晚上同事加班,他就给大家煮方便面。最难忘的是在阳台上搭建测试机房。“我们把内机装在阳台上,外机挂在外面,再用板子封住阳台——不然服务器散热根本顶不住。”由于空间太小,接线成了难题。“我身材钻不进去,只好让团队里最瘦的同事爬到后面去接网线电源。”就在这个闷热、局促的“阳台机房”里,他们完成了最初的产品测试与迭代。        

       
然而,真正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公司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融资成为摆在陈坚面前的全新课题。技术出身的他早期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只能买书自学。2015年,公司八个人却零收入,首轮融资时投资方问他估值怎么算,他坦诚地说:“我们八个人每人价值1000万,估值8000万。”              

               

“报家,报国,抱天下”,这是陈坚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坚守的信念。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他深知,创业并非一时的冲动之举,而是需要精准找准赛道,坚定不移地坚持技术创新。


               
   “融才,融智,容情怀”,更是杉岩成长中贯穿始终的行动准则。这种不论资历、只看贡献的人才观,让他们向书本学,也向市场学。                  

   
陈坚是湖南大学深圳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在湖南大学校友总会的推动下,杉岩数据与母校构建起了校企合作,“学校的顶尖科研,需要落地的场景;我们十一年的存储技术积累,也渴望与前沿的算力研究结合,打造下一代AI基础设施。”这一共识让双方一拍即合。在湖南大学成果转化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杉岩数据与唐卓教授团队正式携手,将学院的先进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工程化能力和市场洞察相结合。这种产学研的深度耦合,必将推动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反哺母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形成正向循环的共同体。                    

                    作为创业路上的一位先行者,陈坚对年轻学子有着深切期待:坚定目标、保持自律和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从岳麓山下的孜孜不倦,到华为时期的敢闯敢试,再到创业路上的既歌且行,陈坚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的技术浪潮上。或许                  
所谓成功从来就不是终点,而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