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府人物 >> 正文

“火雷奇迹”见证湖大校友力量

发布于:2020年09月07日 作者:湖南大学湖北校友会 来源:湖南大学湖北校友会 点击:[]

      

编者按:2020年庚子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期而至、肆意蔓延。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湖南大学广大海内外校友闻令而上、与时间赛跑,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敢为人先的壮志豪情,无惧无畏奔赴武汉战“疫”一线,贡献出磅礴的“湖大校友力量”!

 


校友抗“役”回眸(一):“火雷奇迹”见证湖大校友力量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成功交付;2月9日,火神山医院接收首批重症患者。
    2月6日,雷神山医院正式通过武汉市城建和卫健部门的验收,开始逐步移交;2月8日交付使用,首批医疗队员已经进驻。
    10天10夜,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再次被刷新。在这“火雷奇迹”的背后,湖南大学的校友们积极行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积极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战疫先行者  执行湖大校友“标准”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等应急医疗设施怎么设计?怎么建设?需要满足什么需求和符合什么标准?为防止疫情,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如何运营管理?众多关键问题的解决,湖大校友都贡献了巨大的“标准”力量!他们有的曾经战“非典”,如今再战“新冠”;有的才下“火神山”,又上“雷神山”;有的在前方热火朝天赶工,有的在背后默默支持……
    2003年非典期间,“小汤山医院”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承担设计工作,我校很多优秀校友都参与其中。
    黄晓家是1982级给排水专业校友,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给排水总工程师;
    李著萱是1979级暖通专业校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
    林向阳是1980级暖通专业校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一院总工程师;
    还有1979级给排水专业校友廖耀青,1979级电气专业校友胡剑辉,1981级给排水专业校友周佐辉。
    而本次,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优秀的湖大校友们再一次不辱使命!今年1月23日,接到武汉市建设局求助函后,马上组织提供了小汤山医院的全部图纸资料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设计提供参考,黄晓家、林向阳、李著萱等校友作为技术专家为本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提供了非常关键、重要的技术支持,对工艺标准制定及设计技术的指导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又由黄晓家牵头,李著萱、林向阳、廖耀青、周佐辉、胡剑辉等校友先后起草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这些国家及行业设计标准和设计导则的编制发布,对于打赢这场攻坚战,指导全国各地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施工,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岁月风起,沙过砾留!技术是在时间中沉淀,在历史中升华!笔者电话采访了李著萱,李著萱讲述了校友们在03年非典时期,克服困难设计小汤山医院以及深入小汤山医院应急指导调试设备的历历往事,也向我们介绍了林向阳、黄晓家等校友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应急医疗设施领域,正是他们穷其一生的研究探索和持续不断技术积淀,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承担了伟大的重任!
     另悉,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还承接了来自北京怀柔、深圳、佛山、珠海、海南、云南、福建等多个应急医院的设计工作,目前已有6项工作进入施工配合阶段。在这些项目中,我校1979级给排水校友廖耀青,1995级暖通专业校友史晋明等,都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项目的设计。

                        1979级暖通专业校友陈焰华团队讨论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

     陈焰华是1979级暖通专业校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为规范和指导湖北省各类应急临时医院的设计和建设,在火速完成火神山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应急改造、武汉客厅、武汉塔子湖体育中心、黄陂体育中心、东西湖等方舱医院设计指导和审核工作的同时,又紧急投入到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湖北省应急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旅馆建筑改造为呼吸道传染病患集中收治临时医院的有关技术要求》、《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有关技术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运行管理和使用的应急措施指南》和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的《春节上班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安全使用空调(供暖)的建议》等技术导则和指南的编制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急临时医院的建设和办公场所的应急管理的技术指导贡献了湖大力量。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湖北省如何进行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也是关乎到千家万户实际生活问题的大事。1980级给排水专业校友闵子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给排水专业总工,积极参与了湖北省市场监督局紧急组织的《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运营管理指南》编制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湖北省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作出了一份“湖大”专业贡献!
    还有由1983级给排水专业校友唐建新、1994级郑海良主笔,同时吸收了1982级校友赵正明、1983级校友马铁钢以及其他专家意见,编制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为城镇排水系统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导贡献了湖大“标准”力量!



战疫设计师  24小时完成设计图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场战争,不仅仅是一个应急项目,更是与死神的赛跑。
    对于传染病医院,特别是呼吸科传染病医院而言,通风、净化及医疗气体系统,是整个医院设计成败的关键。
    我校79级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校友陈焰华、90级环境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校友印传军、90级环境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校友夏旭辉就是火神山医院通风系统设计人员。
    作为火神山医院设计方——中信建筑设计院的暖通总工程师、校友陈焰华统领整个暖通专业的方案及图纸的审核工作;机电一院暖通总工程师、校友印传军负责整个ICU病房及手术室净化系 统的技术协调及校对工作;机电三院暖通副总工程师、校友夏旭辉负责整个医疗气体系统的技术协调及校对工作。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整个设计图纸,他们仅用了24小时!
时间紧、任务重、风险大,他们没有一丝退缩和懈怠,在完成设计图纸后,他们还在根据现场情况变化不断修改和优化方案。为项目的最终竣工也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了专业力量。
     除了以上4位校友,我校85级建筑系校友李小兵也在为抗击疫情默默耕耘!李小兵现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作为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之一,负责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改造工程设计,李小兵带领着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了立体化的“三区二通道”设计策略,为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破坏度完成改建任务。2月11日下午14点,李小兵团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套施工图纸,为鄂州市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还有我校2003级给排水专业校友袁清澈近日也投入到洪山区、东西湖区方舱医院的设计工作中,连续通宵奋战,圆满完成设计任务。
    武汉另一座“小汤山模式”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建设,同样凝聚了湖南大学校友的智慧和汗水。

                          91级给排水专业校友余曼蓉在雷神山施工现场指导施工

    余曼蓉是91级给排水专业校友,也是中南建筑设计院机电一所的副总工、教授级工程师。
    接到任务后,余曼蓉没有丝毫迟疑,立马从家中出发。当时,武汉市内公共交通已经停运,余曼蓉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单位大部队会合。
    来到工地现场,已是深夜。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借着手机光,摸黑进行现场勘察。勘察一结束,她又连夜返回中南建筑设计院,争分夺秒研究方案、展开设计。经过两天两夜高强度的设计、修改、优化图纸,余曼蓉出色完成了所负责内容的图纸设计任务。她说:“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
    1月27日早上5点,余曼蓉所在团队将规划图交付施工方,随即投入了紧张的“驻场”环节,他们轮流进驻施工场地,解决项目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战疫基建人  “把任务交给我,绝对保质保量”的湖大人


                              2003级校友陈金鹏两天两夜未睡觉的小憩照片

     陈金鹏是我校2003级土木工程学院校友,担任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安装分公司项目组常务副经理,在本次火神山建设中负责排水管道等工程安装。大年29晚上10点,正在家欢度春节的陈金鹏,接到公司电话,要求立即返回公司,支援火神山建设。陈金鹏二话没说,安抚好家人之后,大年三十就赶到了火神山工地。在这里,他每天接打电话几百个,协调现场各种问题,每天平均睡眠不超过四小时。
     陈金鹏说,自己还不算最累的,最累的要数师兄冯建堂。冯建堂是2002级给排水专业校友,任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安装分公司项目组经理,是此次火神山医院建设安装工程的现场负责人,他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要通盘协调生产资源、技术方案、生产进度、生产质量等。
    据介绍,火神山医院两栋住院楼整体呈中间医护、两边病房的“鱼骨状”布局,“主鱼骨”是中间的长走道,功能为医护人员通道和办公区域;走道连接“次鱼骨”的9个病房区,站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这种构型让医院能够严格划分污染区和洁净区,实现“双分离”设计:医护人员从中轴的走道进入院区进行检查治疗和看护,患者从病房外周进入院区,实现“医患隔离通道分离”;医护人员住宿区与医疗区分离,既能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又能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要实现这些功能分区,卫生间、洁具、热水器、空调的安装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火神山医院虽然是一个临时的医院,但是其建设标准绝非“临时板房”标准,而是严格按照正规传染病医院要求建设,里面的所有机电系统都非常齐全,包括安装的空调、热水器,采用了分体式空调器,有排风、新风及过滤和压力控制系统。
    本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安装工程现场“大总管”冯建堂,最大限度调用以往项目的经验,积极与同事们商量,做好各项工作的布置和协调。10天10夜,他常常顾不上吃饭、喝水,也顾不上睡觉,好几次累得躺在工地上的建筑材料上,直接睡着了。

                              2002级给排水专业校友冯建堂累瘫在建筑材料上

    冯建堂在现场施工的时候,有新华社的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问他:“这么大工作量,你觉得能按时完成吗?”冯建堂说:“这个事情既然交给了我们,我们绝对保质保量按节点完成!”声音不大,却足够坚定。
    李胜保是我校1992级暖通专业的校友,在中建三局一公司工作,1月29日他主动申请加入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前期作为A15栋机电负责人,为了按时完成项目,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月7日完成了承担的分部工程的验收移交。之后,他又积极加入北区协调组,负责协调中建二局施工的A4、A5、A7栋的机电管理工作,该部分工作于12日验收移交。

.                                    1992级暖通专业的校友李胜保(中)

    以上信息,基本上都是李胜保身边的工友提供的,湖北校友会志愿者多次联系李胜保,他的电话总在占线中,有一次趁李胜保吃午饭时间,终于联系上了,他匆匆报了平安,还没来得及与我们细说,就又投入到施工现场去了,因为雷神山医院建设需要争分夺秒,因为这是与生命在赛跑!
    同样主动申请加入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的,还有张广周。张广周是2002级给排水专业校友,目前就职于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担任河南省科技馆项目经理。得知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缺人的消息,身在河南的张广周坐不住了。他安顿好家人,2月4号开始了“逆行”之路!
    他独自开车从郑州前往武汉,当时武汉已经封闭了交通通道,各地也都在交通要道、服务区设置了关卡,但是当张广周表明自己要前去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经验证后各个“关卡”都积极放行。
    7小时后,张广周终于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一线,他顾不上休息,负责现场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及土建安装工程专业配合协调工作,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火神山医院终于建成交付。
    2月7日,张广周又马不停蹄转战雷神山医院现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他并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也没有时间细细讲述他的事迹,但是工地上,“张广周日夜奋战在一线,都没来得及换一件衣服”的事迹早已被工友们看在眼里、传在口头、记在心里!
    项目负责人固然重要,成千上万的普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同样重要,陈孝天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管理人员”
    陈孝天是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任职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月21日,陈孝天从武汉返回荆州老家准备过年,随着疫情升级,荆州各区县、镇、村都实行了封闭管理,陈孝天被滞留家里。通过和同事们联系,陈孝天得知不少同事都已经从火神山转战雷神山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在家等下去了,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1月28日,他瞒着父母,找公司相关负责人连夜开了回汉通行证明。第二天,当得知陈孝天要返汉参建雷神山医院,全家人都沉默了,母亲留下了担心的泪水。出发前,他和朋友说到:“总有人要顶上去,为什么不是我”。
    陈孝天怀着对父母的歉疚,毅然踏上了回武汉的路。
    1月30日,他正式开始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工作,与同事们一起负责7栋医护人员住宿区的板房安装工作,其中每一栋有两层四排板房共292间房,其中住宿房264间;1月31日,他们又接到临时通知,要再加3栋楼和一个晾晒区共152间房,其中住宿房132间。虽说基础的贝雷架和板房的骨架墙板都是模块化施工,板房主体的施工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临时工作量加了一倍,而此时距离2月6日移交只剩不到6天,陈孝天和同事们只能日夜赶工。
     微信朋友圈记录下了陈孝天的奋战历程:他每天步行数都在37000步以上,自投入援建工作以来,就一直霸占朋友圈的“封面”。陈孝天说在这场战役中,很多同事和工人,比自己更辛苦、更累,但是自己也为自己感到骄傲:“若干年后,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会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害怕而退缩!”
     他在朋友圈中写到:“武汉正处于黎明中的黑暗,但夜色中孕育着希望,太阳终将再次升起!武汉加油!”


 

从“非典”到“新冠” 中建五局湖大人不辱使命


.                                              中建五局校友团体合照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程量之大,时间之紧也是前所罕见!在中建五局支援团队中,也有一批优秀的校友在一线冲锋!曾经战“非典”,如今再战“新冠”,充分体现湖大人克服困难,敢打硬仗的精神!

                                               1995级暖通专业校友孙振华

    孙振华是1995级暖通专业校友,现任中建五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17年前,非典爆发,孙振华被派往“小汤山”,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小汤山医院”的建设;17年后,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需要支援,孙振华主动请缨、再赴前线,任中建五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武汉雷神山医院机电安装工程现场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
五天内要完成两栋医护区宿舍内的水、电、风、空调等全部机电安装工作,难度本来就非常大,加上作为援建项目负责人,从项目协调到后勤保障,都需要孙振华去统筹协调,每天光电话都得接上一两百个。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孙振华并没有慌了阵脚,他号召党员带头做表率,他不止一次地和身边的工友说:“我们是来打仗的,要有‘一块砖’的精神,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同时选派现场各小组负责人,进行第一次工作交底,协调各项物资进入现场;他以身作则,每天最早到现场、最晚离开,全天奔走协调,始终坚守现场,确保400余人的大团队保持高效运转!
在中建五局支援团队中,95级暖通专业校友孙振华年纪最大,他身后还有给排水2007级的谢灿、2007级暖通的魏橙,2009级暖通的林惠民、等一批“湖大人”,他们和孙振华一起并肩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9级暖通的校友林惠民是顶着压力驰援武汉的,母亲身体不好、孩子刚满3个月。接到援建通知的时候,家里人一开始并不是很支持,毕竟林惠民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一家老小的指望。“先有大家才有小家,我是党员,我得去。”林惠民极力说服家人,背上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大巴。无论是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还是在项目办公室,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的时候,林惠民始终背着他的电脑。施工区域内设备多管线复杂,林惠民要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监管施工质量,哪里有技术难题需要交底,他就从包里掏出电脑在现场进行讨论。项目上没有稳定的电源,为了让电脑全天候保持待机状态,林惠民在包里时刻备着一块备用电池,方便随时打开电脑沟通技术方案。
    2007级给排水专业校友谢灿的“逆行”同样不平凡!常年在外工作的他,好不容易趁着春节放假从武汉回到长沙,他的愿望是趁着假期,让三岁的儿子和常年不在家的自己“混个脸熟”,同时在家当几天“家庭妇男”,尽一尽丈夫的责任;没想到,刚到家几天,他接到了援建武汉的通知,二话不说,谢灿又匆匆告别妻儿,从长沙老家“逆行”回到了武汉的建设工地。他说,能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感到很自豪,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也是每一个中国男儿应有的担当!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湖北工建集团校友张昊
    在此次疫情中,1993级暖通专业校友、湖北省工建集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昊连续多次“出征”。

                                      1993级暖通专业校友张昊(右一)团队

    2020年2月4日凌晨,湖北省工建集团接到了将武汉客厅改造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紧急任务。疫情当前,刻不容缓,张昊与所在单位组成的七人技术小组一道,联合相关兄弟单位数百人迅速投入战斗。在他的战“疫”日记里,记录了这一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过程:
    “9:30全员抵达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与业主方、设计方探讨实施方案,原来与武汉疫情最严重的金银潭医院仅一路之隔;
     10:00草拟通风方案;
    10:30论证比选确定机械通风方案,考虑到展厅空间高、人员多,拟采用两侧机械排风,中间自然进风的全面通风措施,利用现有门洞安装风机单元,排风经过滤后高空排放;
……
    21:30回家,在家沟通风管尺寸和安装方案.....”
    2月7日晚,“方舱医院”开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病人。
    2月8日凌晨,他又带领团队奋战在湖北省委党校黄陂校区和武汉警官学院汤逊湖校区方舱医院改造的路上,并于2月11日接到紧急任务,为武钢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改造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尽管工作繁重、疲累至极,但张昊没有任何怨言。他说“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方舱医院如同茫茫大海上的诺亚方舟,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排除万难,全力以赴,我们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