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玉,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从方言到国际中文,从田野到国际舞台,从三尺讲台到百家讲坛。她是语言世界里的行者,步履不停,行向远方。
“扎根在语言保护的田野上”
大学期间,彭兰玉通读了一次《新华字典》,从此跟语言学结了缘,这个缘一结就是43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语言教育与研究工作,像一位守望者一直看护着语言这块麦田。
“语言记录文化,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的语音语法词汇也是重要的‘文化史料’,特别是地方方言。每种方言都能反映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社会特性及文化。方言消失了,也会伴随一种文明的湮灭,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彭兰玉说。她承担的关于湖南方言研究的国家社科项目结题评为优秀等级,2016年国家语保中心的湖南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开启,彭兰玉便一头“扎”进语言保护这块田野上。
湖南作为语言保护的重要资源地,共有100个采集点进入语言保护项目,彭兰玉负责衡阳、祁东、花垣三个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口头文化、会话等材料调查与研究。
语言调查和语言保护的过程艰辛又充满挑战。找到合适的发音人是第一个大难题。“发音人有年龄限制,发音要地道,口齿要清晰,他需要‘纯粹’的语言环境,不能离开方言地超过两年,这样发音人的语音才能作为第一手样本。并且发音人还要有充足的体力和足够强硬的心理素质去面对镜头。”彭兰玉介绍道。为了物色课题需要的合适的发音人,彭兰玉甚至带着小组成员“蹲”守在人流密集的超市里听和看,觉得可能合适就与之进一步交流。
语言保护项目的发音人需要有男、女、老、青的性别和年龄的覆盖,其中发音人最重要也最难找到合适的。彭兰玉笑着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合适的老男发音人,但他怎么也不愿意到我们录制场地来,正赶上农忙季节,我们顶着烈日,不顾蚊虫叮咬,陪着他在酷暑的田地里进行笔录和录音调查。”
摄录过程(右一为彭兰玉)。
摄录方言发音,对发音人的要求高,对录制环境也更是严苛。“在田野调查中,为了尽可能地达到摄录机器的分贝要求,录制现场的窗户、风扇、空调不能开,有电流声的电灯也不能开,往往录完一场后,我们都是汗流浃背。”
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彭兰玉扎根于语言研究与保护领域,为湖南方言的保护,发挥自己像根一样的固着、支持作用。
“把方言带到远方”
和方言的结缘是从1981年赴上海学习开始。“在上海我接触到很多新的学习思路,也听了不少方言选修课。在学苏州方言的时候我就在想,湖南的方言一样也有价值,也值得研究”,彭兰玉说。此后,彭兰玉便开始了和她和方言的故事。
2005年起,彭兰玉主持的国家课题《湖南方言体貌范畴比较研究》调查了湖南境内的湘语、赣语、客家话、土话和西南官话,涵盖范围地域广,系统性强,调查难度大。课题结题评审专家评价道:“无论在理论创新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法方面,本课题的研究比以往的同类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被认为是汉语体貌研究的一次最新重大进展。这对于汉语的语法研究,以及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彭兰玉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湖南方言研究的成果。
如今,湖南语保工程的最后一批即将验收,这些方言调查将以文字的形式写入《湖南语言资源集》中,此外,彭兰玉与其他核心研究成员正在研究如何把湖南100个方言点的语保研究成果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建设成湖南方言博物馆,在这个项目中,彭兰玉承担了由31个点组成的“面向博物馆建设的湖南境内西南官话特色展示研究”课题。
联合国世界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官员来湖南大学考察(左一为彭兰玉)。
记录方言传承,也将方言文化的魅力传播到国际舞台。
语言资源保护是国家语言的重要项目,2018年联合国主办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就在长沙召开,湖南大学是主要承办单位。联合国考察组来岳麓书院考察时,彭兰玉把用祁东话演唱的渔鼓戏表演带到现场,考察组觉得很有意思。在大会的平行论坛“语言资源保护新工具和新技术”中,彭兰玉也分享了她的研究报告。这次大会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颁布了《岳麓宣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
“方言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应该走向远方。”彭兰玉坚定地说。
彭兰玉与联合国项目官员布德伯格。
撰写世界学习中文的“专属词典”
扎根田野,也放眼世界。彭兰玉将科研的树枝伸向国际,伸入国际中文教育领域。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这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文献,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彭兰玉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由汉考国际委托的与该标准配套的《国际中文学习词典》的编写工作,这是一部新型词典,极具历史意义。
参加《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新书发布会。
彭兰玉介绍说,这部词典分为初阶、中阶和高阶三本,初阶的编写是最难的,要求所有释文用词严格控制在《标准》初级限定范围以内,坚决避免出现用中级词解释初级词的情况。这也是《国际中文学习词典》区别于其他学习词典的一大特点。
彭兰玉还特别谈到词典对于外国中文教师的影响。“一般词典对酒的解释模式是:某种原料通过某种工艺酿造出来的饮料。但生活当中,饮料和酒是一定要分开的,不宜把酒当成饮料。”她以酒为例,表明会汉语的词不等于会汉语,因此学习词典对于教师同样必不可缺。教师可以通过词典的案例来介绍用法,更加明白、合理、生动地讲解汉语。
“从讲桌走到百家讲坛”
“任何课程都要跟实践运用接触,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把老师身上的敏感性传递给同学。”彭兰玉之前的教学并不局限在教室里,《现代汉语》课上,她让同学们在校园里进行调查,有时走到街头观察标牌。她也要求学生能够自我分析,从自己的各种书写作品中找出优点和问题,运用归纳和逻辑能力,让自己的表达更上一层楼。“只有学生能评,能改,能写,语言能力才算真正转移到学生身上。”彭兰玉说。
2018年,她从学校的讲桌走上了央视的讲坛。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选拔中,她选择了古代文字作为样品录制主题,把专业知识讲得轻松又津津有味,被央视顺利选中,最后以中华成语专题为纲开始了系列主讲。
百家讲坛录制过程。
“请听湖南大学彭兰玉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彭兰玉带着她对语言的研究走出去,走进《百家讲坛》,这也是成语第一次作为一个系列主题进入《百家讲坛》。
“彭兰玉教授的讲授很有个人风格,通俗易懂又喜闻乐见,这样的节目也为栏目‘吸粉不少’。”不少人这么评价她。
称赞的背后是彭兰玉全身心的高度投入和多次的打磨。确定主题和成语、整理思路、联系社会环境、寻找合适的语用案例,修改、查原著原文、反复斟酌用法,最后才能形成一份正式的原稿,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从容源于彭兰玉多年的积累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百家讲坛录制前准备工作。
“语言是空气,我只是这片空气中的行者。语言表达也好,研究也好,你一直在坚持做,做得越多,格局越大,你观察的角度会越高,你看到的视野会越全面。”数十年来,彭兰玉从社会需要出发,一小步一小步做扎扎实实的东西。
矢志研究,致力不停,初心不改,有坐冷板凳的决心,有入荒田野的坚定,能将冷板凳坐热,也能让荒田野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融媒体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实习记者:李辛茹、程丹丹
图片:*受访者提供
实习编辑:沈政岐
责任编辑: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