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府人物 >> 正文

头号服务员——访湖南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徐再良

发布于:2023年05月16日 作者:欧阳逸雪 张云 刘明 林何 林可 来源:湖南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 点击:[]


编者按


2022年广州校友会成立20周年。广州校友会秘书处特整理编辑了《蔚起岭南》纪念刊,校友总会将陆续为您分享广州校友的精彩故事。


今日和您一起了解1996届英语专业徐再良校友的故事。




校友简介




undefined      





徐再良,湖南湘阴人,199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英语系,担任广州校友会秘书长至今。目前为广东力诠律师事务所主任。




一件格子衬衣、卡其色休闲裤、外加一个皮质手拿包,徐再良出现在广州文和友时,还是这套熟悉的装扮。“咱们今天边吃小龙虾,边采访,不必这么严肃。”身为律师的他不仅性格爽朗、诙谐幽默,而且极富亲和力,这让即使是初次见面的校友也不会感到拘束。这个网红店可是徐再良的真爱,每隔上一两周,他便会来这里寻访长沙味道。“我这职业剥虾的技术,可是当年在湖大练出来的。”毕业快三十年了,徐再良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他的母校。


除作为广东力诠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之外,徐再良还有一个身份——湖南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1996年,从湖南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已经在广州打拼快三十年。他是铁肩担道义的徐律师,更是校友们熟悉的秘书长。




少有人走的路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从此它造就了所有的不同。”这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少有人走的路》中最经典的一句,这似乎就是徐再良的写照。


  “中专”就现在是个古早词汇,但对徐再良那代人而言却影响深远。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期,初中毕业生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读高中,一条便是考中专。当年考上中专就能转户口,包分配,还有干部编制。对于贫困农村孩子来说,少上三年学既可以减轻家里负担同时还可以享有以上这些福利,考上中专成为那一代人抢手的“香饽饽”。因此,国家严格控制名额,这让当时的中专分数线远远超过重点高中。“以我所在的湘阴县为例,当时考上中专的都是全县前几十名的同学,都应当是985名校最有力的竞争者。”徐再良解释了这个颇具时代烙印词的含金量。


“当年是我父亲说服我去考的中专,后来也是他用棍棒逼着我当了老师。”中专毕业的徐再良“如愿”被分配到了湖南岳阳湘阴县躲风亭中学,成了一名语文老师。在父亲看来,这无疑是个“铁饭碗”,但在18岁的徐再良心里,他的人生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错过了高考,但徐再良从未认命。“我相信考试是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1990年,徐再良开始参加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白天任教,晚上做习题、背单词、听磁带,宿舍门口高挂“闲人谢绝”字样。天道酬勤,短短两年时间,他便成为全县在两年内通过英语专业专科、本科16门课程的第一人。


趁热打铁、奋起勃发,徐再良给自己定了下一个目标——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当时很多大学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的大学生,像我这种没有上过高中本科的人连报考资格都没有,只有湖南大学对我敞开了大门。”1993年,徐再良获得了湖南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的面试机会。那天,他在外院会议室门口来回徘徊, 从陆续面试完的同学口中得知,这次的面试题涉及面太广,他们抽中的有改革开放、东欧巨变等主题,专有名词都不知道怎么说,更别说即兴慷慨陈词了。


“还是要毛遂自荐一下吧。”徐再良在心里思忖,不如赌上一把。于是他昂首挺胸进了考场,主考官林汝昌教授仔细询问他原由,徐再良恳请主考官能让自己说上几句话。于是这位瘦削的年轻人用流利的英语将自己的求学经历、国家鼓励自考的初衷,还有对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训的理解娓娓道来,听得主考官们不自觉地点头。他也顺利成为当年英语专业六个公费研究生之一。“那是我此生最幸福的时光,感恩母校改变了我的命运。”


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徐再良很少向人提及。直到多年后,当年躲风亭中学的老同事还不敢相信,这个小徐老师竟然有一天要去省城读研究生,并且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undefined    




向前一步




2002年,徐再良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早在湖大读研时,我就考了律师资格证,毕业前几年做兼职律师,也算有点基础。”


万事开头难,何况半路出家的徐再良。“当时我为了找案源四处奔波,得亏几个师兄师姐介绍案子。”作为一名年轻的律师,徐再良依靠校友这一宝贵的人脉资源度过了艰苦的创业期。


也正是那时,他碰到了同在湖大研究生联合会同事过的何益群校友,二人一拍即合。拜访资深校友,整理校友数据,广州校友会筹备组便热火朝天干起来了。“当时我们凑了4万元,在羊城晚报上发了一份‘招友启示’。”徐再良打趣说,当年珠江新城一平米的房价才8000元,我们可是下了血本的。这则广告不负众望,很快就聚集了1000多名校友,为第一届校友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校友会一路走来的历程, 徐再良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联络校友——服务校友——服务母校,这三个环节逐步深入,相互依存。徐再良说,他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联络校友的工作,校友平台整合完成后,便开始服务校友的工作,内容包罗万象:小到就业、孩子上学、住院生病、工作调动,大到校友企业业务合作、投融资等等,只要是找到他的,都会竭尽全力去办。


“饮水常思源”,母校的发展始终牵动着每一位校友,而地方校友会的助力对于推动母校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2022年,助力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落地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湖大跨越湘江, 畅游珠江贡献了力量,体现了校友的母校情怀。




遇见更好的自己




“流水的会长,铁打的秘书长。”徐再良作为广州湖大校友会的创始人之一,从校友会成立之时就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再良这个秘书长能处,靠谱。”广州校友会前任会长庾建设笑称,徐再良是“全职”秘书长,“兼职”律师,只要校友们有需要,一个电话他肯定到。的确,比起徐律师,他更喜欢被喊一声秘书长。


老会长庾建设经常调侃“我们广州校友会是秘书长领导下的会长负责制,如果要培养秘书长可以参照他的标准来。”对于下一位秘书长,徐再良觉得最好能满足以下六点要求:第一点是要有服务、奉献心态。他对秘书长的定位就是校友的头号服务员。第二点是工作时间自由。徐再良说自己开律师事务所,时间相对自由,如果校友突然有急事找他,他能第一时间赶到。第三是“财务自由”。校友会长久运营需要成本,校友募捐是主要来源。“大活动靠校友赞助,像打羽毛球这种小活动,我就自己请客啦。”徐再良经常给校友们打打牙祭,开展各种活动,联络校友感情。第四是持续的热情。“当秘书长不给你发工资,还要自己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不是热爱的话肯定干不好,更干不长。”因此,徐再良说保持持续热情的最好方式就是从事的职业可以和秘书长的工作达成“双赢”。第五是超强记忆力。校友会目前有3万多个校友,大大小小的协会十几个。徐再良基本能做到只要打过招呼,交换过名片的校友,下次再见都能叫出名字。有一次,徐再良的手机丢了,很多号码没备份,即使没有来电显示,仅凭电话号码,他也能通过几句话便能辨别是哪位校友。第六是情商。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徐再良是绝对的社牛。不管什么场合,无论是老校友还是新校友,认识或不认识,秘书长都能很快的和他们熟络起来。他曾开玩笑地说如果回母校跟师弟师妹聊聊,他想专门跟他们分享如何与人沟通。


“校友会应当以服务校友为首要宗旨,这一点已经是共识了”,徐再良继续分享他的观点,他认为作为校友会负责人,要经常分析总结校友的各种需求,在我们人脉资源稀缺的领域更要着力耕耘,掌握强大的社会资源, 不然服务校友就是一句空话,倘若校友们的诉求长期得不到帮助和解决,校友会的凝聚力便无从谈起。


从文和友出来,广州的北京路上人流如织,华灯初放,徐再良说他一直相信校友会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希望能和校友们遇到更好的自己。





THE END


来源:广州校友会

文字: 欧阳逸雪 张云 刘明 林何 林可

排版:龚艳阳

编辑:林可

审核:郭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