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府科教 >> 正文

我校再推教学沙龙新形式 青年教师参与踊跃

发布于:2015年01月30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4年1224日中午综合楼书院九号”,32名来自教学单位的青年教师围绕本科生三位一体的英语实践与实训教学走进生命的教学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外国语学院谭琼教授教科院唐松林教授分别担任主持嘉宾,活动持续2个小时,这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首期教学午餐活动。

谭琼琳:实践才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谭琼琳回忆起自己在英国教书的经历仍是感慨万千:为了学习本土化的语言,她去当地酒吧工作了一月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她必须认真谨慎地准备各个教学环节,连参考书目的索引号都要提供为了夯实写作功底,她被导师“逼”着学习了宗教、哲学和文学专业的知识。从这些经历中,她意识到教学的本质是质,而不是量。只有广泛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到学科知识的真谛。
让谭琼琳感到欣慰的是,她所倡导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外国语学院取得了不少成就。英语专业的学生们以岳麓书院为实践平台,做了多方面的调查,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介绍书院悠久的文化,获得微软副总裁的好评她还带领学生们做英文诗歌赏析,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作诗,并出版诗集;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习基地,学生们则成为了外语导游,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历史、文学专业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给学生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做实践调查,激起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多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时代,拥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往往能占到很大优势,将学生往这个方向培养应成为教学的目标。谭琼琳举出英国经济专业的教学实例,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炒股,学科成绩根据收益状况进行评定。谭琼琳还强调,在提供给学生们更多实践机会的同时,不能够忘记基础知识的把握。
“在未来,我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鼓励学生多参与人文社科类的SIT项目,多搞带薪实习。”谭琼琳说。在座的外语院胡凌老师也说:“现在学院实习的面还是很窄,我们要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将学生锁在教室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将自主实践的钥匙交到他们手中,才能帮助他们打开未来的大门。
唐松林:总结反思是教学的“活水”
唐松林提到:“一个优秀的老师永远在备课”。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真理不断到质疑,旧理念不停被推翻,传统简单的知识教育逐渐向“用心教育,用智慧教育,用人格教育”转变,究竟该如何完成这样的转变是一个优秀老师所应该思考的。当真理受到了质疑的时候,课堂里面应该多一些批判和思考,真正的教学就是促进生产,又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唐松林说“科研是玩出来的”,知识不是目标,是工具,在学好客观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构建知识观实践和教学需要两手抓,不能偏袒其中任何一方,具体来说,教学的场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有文化,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地方都是课堂,特别是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一些新型的教学平台,例如“慕课”、“微课堂”等等都是教学场域的延展。
在整个午餐交流活动中,来自各学院和教务处的老师也发表了当下在教学培养人才上的一些意见,如学生的课时安排问题。体育学院皮建英老师说:“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让学生一下接受太多,先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唐松林对此发表了建议,他认为关于学生课程安排的研究应该更加合理常态化,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举出台湾元智大学的例子,强调自主阅读量的重要性。“学生需要更多的自由时间来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校老师也应该满足学生的自由需求,将自己的课堂向各个专业的学生打开。他指出:“在大学质量评价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真正的评价在于自我反思,只有在反思学习这个“源头”中不断汲取“活水”,才能让教学像有了生命一般生生不息
首期午餐交流会让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讨了最新型的教学理念,大家纷纷表示受益颇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活动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教学交流午餐会等系列活动,为教师教学发展与提升提供交流平台。此外,中心开通了在线交流中心(QQ群号码:296659267),供广大教师进行业务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