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学府人物 >> 正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一一湖大人在上海系列之五」一路风雨,一路欢歌一一改革开放40年有感​

发布于:2018年12月16日 作者:张静辉 来源:湖南大学上海校友会 点击:[]

序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湖湘学子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和上海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我们也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大潮中工作、生活、奋斗和成长。

一路风雨,一路欢歌


  张静辉

      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83年在湖南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学习,1987年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基建科工作,现任职于上海瑞腾国际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自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整整40个年头,回顾这段时期国家的发展、结合我个人的成长,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最普通的民众,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投身到改革开放之中并为之付出努力,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变中,历经风雨,畅享成功。

1978年,经过幼学之年的我,考入了锦州中学,那是锦州市最好的一所中学,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该校1983年的本科升学率达到80%以上。我是在父亲的指导下,成为了湖南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的一名学生。在今天看来,我很幸运,因为我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毕业后我又幸运地来到了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上海。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想我不会有机会离开我的家乡辽宁,不会有机会到湖南大学攻读土木专业,更不可能来到上海工作和生活!

       1987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基建科,那时所内承担着国家八五规划的发展任务。我在师傅孙光中先生的带教下,在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室承担建筑、结构设计,并承担所内基建科的施工管理工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的交钥匙工程。这段6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扎实的设计经验、基建管理理论与实践积累,也给我未来在房地产行业从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7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开启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建设高潮。那时我就想要到专业的房地产领域工作,在何伦忠校友的引荐下有幸进入了四方公司,内心涌动着向上的动力与激情,让我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项目中,用辛勤与汗水、智慧与毅力完成了多个优质房地产项目。多年来我一直为学有所用、专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而感到自豪,为能给我挚爱的城市不断增添靓彩盛装而感到惬意。所有这些,早已冲淡或抵消了事业中的曲折、困难与创痛,也使我从一个东北的丑小鸭,成长为一个魔都女金领,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一个普通民众实实在在的成果。

回想在改革开放前或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家电、日常用品等消费品都是凭票供应的,物质匮乏。1988年我家的朋友帮我买了一辆女式凤凰26自行车,着实让我的同志们羡慕了好一阵,至于私人拥有轿车更是未曾想过,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那时上海的公交车系统在全国算是很发达了,去哪里都能衔接得上,但都是拥挤不堪的,早晚高峰期经常有人吊在车门外很久,有时驾驶员不得不下来往上推挤才能关上车门,再绕到驾驶室开车。那时我们的处长也没有专门用车,只有一部小面包车(好像是天津大发),跟他出去办事才有车坐,“万元户”是那时报纸宣传的新鲜事。1978年上海引进大众汽车生产线,但生产的车辆主要是供应政府及商业机构,个人购车那是天方夜谈,猴年马月的事。改革开放不到20年,1996年我取得了驾照,2002年买了第一辆桑塔纳轿车。而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已是人手一车。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富足”!

1987   福州路和汉口路一带(羡慕的车)

       刚到上海时没有地铁,从徐家汇去五角场的大学区都要转3趟车,花费2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算是快的,而且我几乎就没有坐到过座位,当时年轻也没觉得是什么困难。在上海修建地铁一号线时,漕溪北路那叫一个乱!特别是与中山路交接口,华亭宾馆在建设,万体馆在建设,早晚高峰时段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乱作一团,碰擦不断。刚开始时,人们因此相互吵架辱骂司空见惯。尤其一到雨天,泥泞难行的路面更是烦人到了极点,骂人骂政府者屡见不鲜。可是这样的经历不到半年时间,大家就平静了、相互变得谦让有礼了。因为人们知道城市的变迁是有过程的、困难是暂时的、建设好了会给大家带来出行的便利,幸福的一天指日可待,大家的抱怨和不解迅速转化为相互的谦让和理解。这样建设的高峰期从1993年起,在上海的市中心持续了近20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现在的规模,从中心区三横三纵三环的地面高架、到20多条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飞跃与巨变。

1999  浙江诸暨

       记得1987年我刚到漕宝路103号(现光大会展中心一带)工作的时候,天黑后路灯都没有,从办公室回宿舍的路上一片漆黑;所里的同志们感佩我的勤奋,也关注到了我的孤单,有时周末和节假日邀请我到他们的家里吃饭做客,关心我尽早享有自己的小家庭。可再说到结婚的住房,那时真是难倒了不少鸳鸯们。

       那个时候单位还有分房政策,往往一套新房子,能解决2~3户家庭住房的需求,新结婚的年轻夫妇住在鸳鸯房里(也就是两室户的房子住两对小夫妻,三室户的房子住三对小夫妻),往往一住就是3~5年。当时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平方米不到,记得政府说过,要经过多少年努力解决难题,达到4平方米的人均居住目标,当时感觉是蛮久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但事实上,经过了不到10年的努力,我就有了第一套独用商品房,到现在一家人各有一套商品房。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其迅猛的速度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傲娇的上海人从此享有了未曾有过的精致生活空间。

2000年浙江大明山

       再来说说旅游,现在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没有出过国的人可能已经很少了!可以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中国人!而在40年前,有几个人能出国?即便有海外关系洋亲戚的人也是难以出国。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让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走向世界,学习、考察和旅游,无所不能。不开放,哪有走遍世界的勇气和实力?不开放,哪有今天开阔的视野?眼界打开了,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07年于英国苏格兰   圣安德鲁斯

2007年于伦敦

2018年于美国芝加哥

      40年是漫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瞬。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反映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是巨大改善,反映在国家层面是科技巨大的进步、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这就是民富国强。

      4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经曲折与磨难,但目标未曾有变,成就更是被世界瞩目,这一切得益于党的坚强的领导、得益于我们每个人的拼搏努力。

      40年之于人生,就是职场的一辈子。我窃喜能赶上这个千载难逢的40年,我欣慰与改革开放40年相伴相随的人生:在湖大土木系有精心培养我的各位老师、特别要感谢的是杨弗康教授夫妇无私的关爱和指导;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又有章模通处长无私的指引和帮助,使我在毕业短短的四年中荣升为工程师、婚后2年分得住房独立落户;感谢93年所内老校友何伦忠带我参加校友活动,结识了当时的四方房地产上海公司总经理周昭喜校友,没有出一分钱、吃一顿饭就荣幸的成为专业房地产公司的一员,并在四方公司得以快速成长!这也是我至今感激湖大上海校友会并愿意为之工作的感念之情!离开四方又回到了国企,这时的我已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

1996   武汉汉正街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回首40年的成长经历,一路风雨,一路欢歌,要说的感慨太多,要感激的恩人、师长、贵人也太多太多太多,父辈的教导、学长对学弟学妹无私的关怀值得我永远铭记和传承!在学校,在上海,我们萍水相逢,到今天我们已成为亲人,成长中每个人都有付出和收获、我感恩40年的所得所失、我感恩一切境遇让我越来越懂得什么是成功和幸福。

      40年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几代改革开放建设者的智慧与奉献。诚然,40年中,我们亦如云梦之竹,棠溪之金,被矫羽被熔砺,因而我们更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和能力,纵使急流险滩我们也要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折不挠。

作者:张静辉

选编: 湖大上海校友会读书会

本期编辑: 田大勇、李雷

统筹核稿: 周昭喜、胡忠华